跨界共学实验室 | 郑奕晖:用语言探索世界的边界
/专业分享/
🕐 2022年5月29日
📚 主题:用语言探索世界的边界
✍🏻 整理:王宇瑄
分享人:郑奕晖
南京大学本科日语专业在读,对“故事”和跨文化议题感兴趣,希望将来从事媒体行业。
以下是郑奕晖的自述:
我选择日语专业的缘由可能和大多数人所以为的不太一样——我没有经历高考,而是以外语类保送生的身份进入大学的。听起来似乎还不错,但保送生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加上近年来名额缩减,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或者适合走这条路。
保送资格可以选择保留或放弃,我之所以选择保,是因为当时自己英语还不错,觉得学语言类专业也可以吧。(笑)当时的想法比较单纯。后来我通过保送考获得了北航英语翻译专业和南大日语专业的拟录取资格,最终选择去南方城市学日语,其实也是想跳出旧圈子,接触新东西。
日语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类,语言知识和历史文化,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课。和语言类院校日语专业相比,综合性院校里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没有那么细致。对单纯喜欢一心一意学习外国语语言的同学来说,氛围浓厚的语言类院校是更适合的选择。不过在综合性高校里,语言专业的同学有机会接触更多其他学科的课程,所以各有优势。我自己就选修过社会学和新传方面的课,跟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思维也拓宽了很多。
日语专业学习给我带来的一个明显的体会是,语言承载着信息,而信息会塑造思维的形状。我学日语之后就变得比以前敏感了很多,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可能不是特别典型。比如日常生活中,微信上沟通交流的时候我会很在意有没有给对方留下比较好的感受,语气措辞是不是太硬梆梆了需要调整。这算是好的影响吧。
不太好的影响也会有,比如说话写作不够精简。另外,在网络聊天中,当我感觉别人在质疑、或者情绪不太好、疑似要和我起冲突的时候,我现在会下意识地先道歉,跟对方先说对不起或者抱歉,但是其实后来和对方一沟通,发现不是我这边的问题,没必要道歉(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意识到自己身上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还蛮神奇的。
然后也因为对异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我看待事物的思维也有一些变化,更倾向于理解它为何发生,态度上也变得比较包容。不过以上都是我的个人体验,实际如何还是因人而异的。
我自己所在的这个专业,前两年主要学的是基础的语言知识。我也和社科专业的同学交流过,感觉社科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套认识世界的普遍的方法论,而小语种专业普遍关注的是语言功底,在学好语言的基础之上,再要求学生运用语言了解、认识以及深入研究外国的文学、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具体内容。这一特性使得外语专业的培养既有缺憾,也有优点。
图片来源:主讲人分享会
“有的学科是容器,但日语像水本身。”
光会听说读写是不够的,更高的要求是以语言为钥匙,通过阅读外语材料,进入对象国的文化场域。这点比较好理解,我们如果要深入认识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就必须阅读外语原材料。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中文译本会丢失一些外语里原本含有的信息。就像我们的古诗翻译成英文或者日文以后,很多表达里蕴含的情感信息、出处信息、微妙的手法都会丢失掉一样。
在这里,我觉得和做新闻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比如说写突发事件,要去到现场采访记录,要触达核心信源,尽可能地掌握一手资料,这才是写出一篇好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的保障。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他们的文化和中国和有很多相似又不同的地方。比如我前面说自己的说法方式有受到日式表达的影响,变得比较容易道歉,不小心就会说出“对不起”。因为日本人社交中,道歉有点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交规矩。一般知情识趣的日本人,社交交流的时候眼看着好像要起冲突了,首先就是顺着对方道歉,安抚情绪,然后再来看事情的问题在哪里。
图片来源:主讲人分享会
日本社会这种小的规矩很多,但究其根本,背后的心理其实是为了避免冒犯对方、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并不都是高尚的道德感使然。他们在生活里经常使用不同程度的道歉语。而我们的使用情况没那么多,因为在我们文化里“对不起”,一般是一个比较重的话嘛,承认自己有德行有失、犯了过错。其实这里可以折射出日本和中国民族心理的一些微妙的差异,还有应对事情的不同的思考方式。
在日本有很多人写研究日本社会文化的书,试图解释他们自己是谁,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民族特性是什么样的,应该赞扬还是批判。当然,这种情况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长久以来对本民族文化身份的定位的困惑。因为日本文化既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部分,日本民族心理中其实是有一种低自尊感的,就是困惑于他们自己到底是谁,应该算西方还是东方,所以他们会有很多关于本民族文化的探讨。
但这个其实是有好处的,日本学的探讨越多,就越会吸引其他国家民族人对他们的好奇。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对世界其他民族了解日本民族。
但在我们的文化里是没有这种对自身定位的怀疑的,所以也很少有探究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文化特性的思考。至今提到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还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而这本书首次出版已经是约七十年前的事情了。国内研究中国人和文化逻辑的学者凤毛麟角,市场上相关的读物也都还停留在介绍历史文化的知识信息的层面。
而国外连对中国信息层面的认识都很少,更不用说文化逻辑层面的了解。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中国人这个群体的认识还是非常混沌和模糊的,停留在上个世纪,或者西方媒体带有颜色滤镜的言论里。如果我们不去探究自己,不去尝试表达我们是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文化特性,不让我们的声音被世界听到,那么就可能会被任人涂抹装扮。不只是民族性的书写,在很多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我觉得学外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在于,我们不仅仅可以通过语言认识他者、了解他者,以他者为镜,意识到自己是何种存在,还可以通过他者能够理解的语言,他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和他者对话,从而对外传达自己的声音,确立自己的形象。
我先声明一下这一部分算是纸上谈兵,因为我自己还没有都实践过,仅仅是一家之言,不敢高谈阔论,大家理性听取就好。
图片来源:主讲人分享会
我之前看到过一句话:“沉默意味着被表达,而被表达往往意味着被误解的宿命。”前面提到,和他者对话。所以对外传达自己的声音是很重要的,而语言就是这种信息的载体。近年来国家意识到了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新传院也增设了国际新闻传播方向,比如人大中山等等,目的就是培养能与他者对话,向外传播的专业人才。国际新闻传播可以说是外语+新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结合点,我自己有想在新传方向多探索的打算,未来有机会的话也想接触这方面的实践吧。
除了拓展信息传播的边界,语言对新闻内容本身的边界也是有很大的拓展。比如对于国内新闻机构做的国际报道,有机会的话你可以登上外网去找资料,去做事实核查。舆情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做,比如你可以自己去做日本主流媒体涉华疫情报道情况的研究,看看雅虎上面日方对中日关系的报道是什么样的。
另外,语言也拓展了做新闻可采访对象和可关注议题的范围,能带来国内外不同的视角。比如能直接用日语和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或者是生活在日本本土的专家交流,了解他们对中国的社会问题、日本本土甚至其他国际上的社会事件的看法。如果能同时懂社会学和日语,做文化报道或者东亚的女性议题相关的报道时,就可以直接去看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写的性别研究作品的原文,去看她怎么说日本的厌女情结,怎么讲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并以此来分析一些国内外的新闻现象,甚至可以直接用日语去试着联系采访她本人。
新闻与传播是一门向社会传递信息、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而语言是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如果感兴趣,我觉得尝试语言+新传是一条很好的路,能够拓展新传实践的范畴,不断探索世界的边界,也许还可以看到更多。
Q:自学日语的小窍门?
A:其实自学的方法有很多,bilibili网站上的视频、贴吧的经验帖、知乎,或者是小红书豆瓣这样的软件上也会有分享。我的建议是先把五十音图熟练掌握,然后再进入教材的部分。在初步入门一段时间后,也可以辅助地去看一些日本动漫、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来培养语感,有机会使用一些日本的APP或者网站来拓展。从入门到熟练,慢慢地学习,中途也可以去考一些语言类的合格证书。
Q:日语专业在大三大四的阶段是怎么进行深一步的学习的?
A:对于日语专业,前两年的话都是在学基础语言,简单地了解日本的文化。后两年的话,老师现在会让我们大量地阅读日本原文作品,包括文学小说和社会历史方面的著作等等,用日语去学习,并发现和探讨问题。这个需要的功夫还蛮大的,不仅要在大量输入输出中进一步锤炼语言,还要去接受来自文本内容的思想上的冲刷,对这些文本提出自己的思考,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跨界共学实验室持续招募中!
请将简历发送到深度营邮箱:nanduzhoukanshendu@163.com
我们将在面试后,选择不同的专业为您组队。
除了在校生,我们也邀请毕业两年内的朋友加入,分享更实用的专业学识。
-END-
实验室召集人|王宇瑄 李秋雨
值班编辑|申 珺
统筹总监|许 愿
推荐阅读
[1]跨界实验室二期&三期组队 | 以不同的专业视角洞察社会